1. <nav id="b9iex"><code id="b9iex"><blockquote id="b9iex"></blockquote></code></nav>
          自閉癥的表現
  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特殊兒童教育知識  > 自閉癥的表現

          課程項目

          聯系我們


          咨詢熱線:13028722775
          18993292780(微信同號)
          電話:0931-8589081

          郵箱:zxb2016@163.com

          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定西南路316附14號(團結新區西校區)

          融合部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定西路71號(如家酒店院內1樓)

          新區地址:蘭州新區鵬博中 央廣場美食街112號鋪(蘭州新區星寶兒童康復服務中心)

          官網:www.doubaopet.com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孤獨癥兒童融入社會關鍵:培養集體意識

          來源:www.doubaopet.com         發布時間:2019-07-30
          社會交往能力的障礙是孤獨癥孩子較為突出的核心障礙之一,而這就導致患兒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。因此,在引導孤獨癥兒童融入社會的道路上,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是走出孤獨的前提和保障。

          一、與周圍人建立親密的關系是基礎

          正常的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已經會認人了,當親人來到身邊時,會手舞足蹈,異常興奮;學會走路時,會跑到媽媽身邊讓抱抱;當父母要離開自己時,會哭鬧,表現出傷心的情緒,這是正常孩子的天性。但這些普通的現象卻很難在孤獨癥孩子身上體現,他們對親人沒有很強的依戀感,總是一個人自顧自的玩兒,對親人的到來和離開并沒有太大的反應,即使年齡再大一些,他們也不會對老師或者其他照顧他的人產生特別濃厚的感情 。


          孤獨癥兒童


          因此,父母和老師需要對這些患兒付出加倍的照顧和努力, 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患兒的異常與冷漠,通過肌膚接觸,親子游戲等方式,與孩子之間建立親密的關系,贏得患兒的信任與依賴,讓患兒具有親近感,逐步學會和家長父母之間進行溝通互動。


          二、融入范圍由小到大,循序漸進

          要想讓孤獨癥孩子融入集體,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而不能一蹴而就。由于他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明顯遜色于其他同齡兒童,倘若將患兒一下子放進大的集體環境中,會給患兒造成情緒、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壓力,甚至可能會讓他們由此排斥集體環境。

          因此,父母在生活中可以事先讓患兒接觸周圍小范圍的集體環境,比如和朋友家的家庭聚會,帶上孩子一起,也可以經常帶患兒到鄰居家,前提是要和周圍的人群事先溝通好,多對孩子進行鼓勵與表揚,包容患兒的異常,這樣可能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否則可能會起到示范的效果。適應了周圍的小環境之后,再嘗試著讓患兒融入到學校的大環境里,由老師進行進一步的訓練、溝通和交流,逐步培養自閉癥兒童的參與意識、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,逐步融入集體生活。


          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


          孤獨癥兒童康復


          三、有效利用患兒重復、刻板的特點


          孤獨癥孩子大多具有動作重復、行為刻板等特點,有些患兒上學堅持走同一條線路,有些患兒在飲食起居方面有著固定的時間與特點,父母和老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行為特點,無意識中訓練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,推進其融入社會。

          比如在家里,如果患兒喜歡買東西,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超市購物,養成固定的習慣,并鼓勵讓患兒自己挑選物品,自己付賬,自己和售貨員交流,認識錢幣等;在學校里老師可以引導患兒在固定的時間做操,和同學一起運動等。

          生活是非常好的課堂,因此,培養孤獨癥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,推進他們融入社會,也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細節來不斷加以強化引導,逐步地幫助患兒融入到社會。
        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